本文简要概括:近日,上市公司 entity["organization", "司尔特", 0](SZ002538)前高管涉嫌职务侵占、受贿等刑事犯罪,而其保荐机构 entity["organization", "国元证券", 0] 的保荐代表人 entity["people", "孙彬", 0] 也被卷入“案中案”之中,此案迅速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关注。该事件不仅暴露出保荐代表人与被保荐公司之间长期“深度捆绑”的业务关系,也凸显券商投行业务多年积累的执业质量与风控缺口。与此同时,国元证券近年来投行业务撤回率高、亏损持续、监管问责频出等问题接连显现,成为背景板。本文从四个层面:一是案件基本情况与“案中案”结构;二是中介机构角色与利益捆绑;三是券商投行业务的制度缺陷与风险累积;四是监管回应与未来治理展望——对本案曝出的深层问题进行梳理剖析,力图为理解此次保代涉刑案背后的机制、引发的反思以及制度意义提供系统分析。通过本文,读者将更清晰看到案件不仅是个别人员的违法,更是制度、利益、治理三者交织而成的复杂图景。
1、案件概况与“案中案”结构
近日,司尔特发布公告称,其前任董事、高管因涉嫌职务侵占、受贿等罪名被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。 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4turn0search0
在该名单中,国元证券保代孙彬的名字赫然出现。公告指出,他同时涉嫌“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”及职务侵占罪,成为此次案件中的关键外部人员。 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3
这一状况被市场称为“案中案”——原本是客户公司自身的刑事案件,但却牵出了保荐代表人及其所在券商的责任链条,从一个项目主体延伸至中介机构,形成多层嵌套的法律风险结构。
具体来看,司尔特自2023年底进行内部自查,子公司贵州路发实业公司账目异常,管理人员涉嫌侵占巨额财产、虚构交易、套取政府补贴等。 citeturn0search4turn0search1
2024年1月公司报案、公安机关侦查、2025年9月末移送审查起诉,时间线清晰。与此同时,保代孙彬与司尔特已长期业务合作,突显其与项目主体之间不雷火平台是一次性的交易,而是长期反复的“捆绑”。 citeturn0search1
2、中介角色与利益捆绑机制
保荐代表人作为资本市场中介服务的重要环节,理应具备独立、公正、专业的角色。但在本案中,孙彬与司尔特之间的关系可谓“深度捆绑”。公告显示,司尔特的2015年定向增发、2019年可转债项目等均由孙彬保荐。 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4
这种长期合作带来了便利,也隐含风险:当中介与被保荐公司利益交织、角色模糊时,中介的独立性可能受到削弱,尽职调查易被打折或流于形式。从案件披露情况看,这正是一个典型症状。
此外,公告还透露,在2025年6月至7月,已有多家公司公告称由于“个人原因”其原保荐代表人无法继续履职,国元证券被迫换人。虽然当时“不明所以”,但事实上可能是风险在积累。 citeturn0search1
从更深层来看,保代在项目推进、募资方案制定、上市审核配合、后续督导环节中,与发行人共同承担责任。如果中介方与发行人形成利益共同体,其角色便从“监督者”向“伙伴或利益受益者”转变,治理失衡由此产生。
在案件中,保代被卷入受贿和侵占罪名,说明其可能不仅是协助发行主体,而是直接参与或者成为利益链条中的一环。这也凸显中介机构如何在法律边缘运作、如何失守合规底线的问题。
3、券商投行执业质量与制度缺陷暴露
与此同时,本案发生的背景是国元证券投行业务多年累积的制度与质量问题。公开资料显示,其IPO项目的主动撤回率高达63.16%。 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0
撤回率高往往意味着项目在审查、辅导或发行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、或者发行人/保荐机构未做好充分尽职调查。对于券商而言,这类数据是执业质量薄弱的信号,也代表其项目筛选、风控、流程管理可能存在疏漏。
此外,在两个典型项目中,监管机构发现国元证券在核查关键事项如研发人员、研发投入、资金流水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,上交所、深交所均给予过纪律处罚或监管约谈。 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0
而在经营业绩上,国元证券投行业务从2022年的7.66亿元收入降至2023年的2.01亿元、2024年1.63亿元,连续亏损。 citeturn0search1 这种“收入骤降+亏损连续”状态进一步反映投行业务已陷入困境,可能与质量顾虑、项目撤回、监管风险提升密切相关。
从制度层面看,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、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也被地方证监局指出。 citeturn0search1 这说明,除了个别项目或人员问题外,更是一条关于内部控制机制、合规流程、人员资质与文化建设的长期课题。
4、监管回应与未来治理方向
面对这起案件及背景风险,监管层和国元证券均已作出回应。公司披露了包括“以案示警、加强制度执行、优化流程、提升科技应用”等四项整改举措。 citeturn0search0
具体来看,一是加强合规宣导、责任追究;二是强化内部制度执行、细化尽职调查标准;三是针对监管重点优化内控流程、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;四是对首发撤回项目进行分析总结、加大保代培训、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执业水平。 citeturn0search1
从监管制度层面,行业监管亦在加强。新修订的《保荐业务规则》强调“申报即担责”、保代终身负责,并将保代纳入分类名单管理,一旦发生违规将被暂停执业资格。这种制度强化源于类似案件频出所导致的反思。 citeturn0search2
未来治理方向应包括:一是进一步厘清中介与被保荐发行人之间的利益边界,严格防止利益捆绑;二是券商必须提升项目筛选、风控、流程执行能力,将制度设计转化为落地操作能力;三是监管需持续推进事后问责、制度惩戒与市场透明度建设,以威慑潜在违规行为。

此外,从长远看,资本市场对中介机构的信任构建和职业化水平提升亦是关键。中介必须真正成其为“守门人”和“保障人”,而非“利益伙伴”。此次事件或可成为行业反思与治理提升的重要节点。
总结:
通过本案,我们看到,国元证券保代涉刑案不仅仅是一宗个案,而是反映了保荐中介角色、券商投行业务质量、利益捆绑机制及监管体系多方面的交错风险。案件中的“案中案”结构揭示了中介与发行人之间的复杂关系、制度缺失带来的长期积累问题以及突发事件所引发的系统性反思。
未来,券商投行业务的良性发展需从制度建设、合规文化、流程执行、监管问责等多个维度同步发力。只有中介真正履行独立职责、利益分离得到有效保障、治理